熊月之讲述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平台上海开埠指出的故事。 羊国荣 摄
中新网上海6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1843年,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自此,上海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都市,成为举世闻名的多功能中心城市。
今年正值上海开埠180周年。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江南书院院长熊月之12日对记者表示,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以前,本身就存在对外通商的实际需求;五口通商之初,上海行政地位,远不如广州、福州那么高,但上海地方官考虑问题更接地气、更接商气。“这也是上海开埠以后华洋关系、官商关系相对和谐的原因所在。”这位学者指出。
记者当日获悉,由教育部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筹)、上海江南书院等共同主办“上海开埠180周年——《讲好上海故事》”系列活动,希望展现上海最鲜明的品格:开放、创新、包容,以提升城市软实力。《讲好上海故事》系列活动第一讲在张江科学城党群服务中心开讲,熊月之讲述了“上海开埠初期的难事、趣事与意外事”。
熊月之表示,1843年以后到1864年的二十来年间,上海实际上有过两次开放:第一次开放,即开埠通商,设立租界;第二次开放,即1853年以后租界向华人开放,华洋混处。第一次开放,决定了上海与外部世界特别是欧美世界的联系,第二次开放,决定了上海城市内部的结构,奠定了上海在整个中国的特别地位。
这位学者指出,前一次开放,上海地方政府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平实地履行国际条约,通过华洋分处、分设海关、划定租界、避免冲突等方式,平缓地度过了因开埠带来的冲击,在被动中有主动,营造了较为宽松的营商环境,也顺应了江南地区投身国际贸易的内在需求。当租界成为华洋混处的共同空间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导致中外利益共同体的形成。熊月之认为:“这是寓居在上海的外国人,与寓居在上海的江南人,讲究实际的智慧结晶。这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也可以说,这是当时寓居在上海的中外商人的智慧结晶。”
1853年,上海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超过广州,跃居全国第一。到19世纪50年代末期,在中外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方面,上海在“五口”中已处于遥遥领先位置。五口通商,为何上海独盛?对此,多年研究城市历史的熊月之认为,综合而言,这与地方民情风俗、文化传统,地方官处理事务的眼光与能力,都有关系。就营商环境而言,上海最为卓越。上海开埠以后,外商很快就来到上海,并自行租地。
这位学者解释,当时,上海道台宫慕久在处理涉外事务时,努力营造中外和谐的氛围。他在上海严禁民众称外国人“鬼子”,同时果断处理突发事件。上海开埠后不到一个星期,发生过一件事:有两个中国儿童被洋人鸟枪射伤,肇事者逃逸,不知踪影。宫慕久照会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福尔,要求严肃处理。与此同时,除了赔偿重伤者,巴福尔制订了“鸟枪管理条例”,对打猎的具体地点、打猎申请手续、打猎监督等,做出详细规定。
上海开埠以后,也发生过一些现在看来的趣事。“最早抵达当时上海县城的外国人,都是英国人,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高鼻、深目、卷发,与中国人相貌颇为不同。开埠以后的上海本地人,第一反应是好奇、围观。最初几天,有大批的居民,男女老幼都有,川流不息地走进外国人所住的房子参观。上海人商业头脑向来发达。见有那么多人喜欢围观西洋人,有人就明白这是个商业机会,于是动了赚钱脑筋:卖票,有偿参观。”熊月之指出,“对于这则史料,不少人曾表示怀疑,但是,后来看了外国人的通信,特别是他们写的笔记,这才得到证实,确有其事。不光在上海城里是有偿参观,在乡下,也是一样。”
据悉,中国自宋代以后,江浙一带、闽粤一带,便涌动着广泛的对外贸易需求,从丝绸、茶叶到陶瓷等,宁波、泉州、广州等地,都曾是远东重要的国际贸易基地。熊月之告诉记者,在上海正式开辟为通商口岸以前,已有中国商人向上海道台提出申请,要求开设商号,从事对外贸易。中国商人在开埠初期的对外贸易中,作用非同一般。在英国商人还没有立稳脚跟之前,张新贤等一批中国商人,已经捷足先登,率先来到上海,设立商号,积极投身中外贸易。这表明中国社会本身存在对外通商的实际需求。
外国人如何看待上海人与广东人的不同特点?熊月之说,在外国人看来,上海人和广东人,不但口语像两种欧洲语言那样地各不相同,天生的特性也各不相同:广东人好勇斗狠,上海人温文尔雅。他援引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关于上海对于美国人的吸引力的评论:“上海,作为一个外国社会来说,是一切从新做起,没有广州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上海呼吸到比较自由的空气,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各方面都比较安适。对于美国人而言,这个地方似乎特别称心如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