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匆匆访问了瑞士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z6com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以下简称苏黎世理工),并在访问中随手拿了一份免费的大学宣传册。这本不到40页的小册子名为《未来诞生之处》,其中有大量图片,文字部分不多,但笔者阅读再三,却也略有所得。
宣传册包括13个部分,以下是各节的标题。笔者对此做的附加说明标于标题后的括号中——
1.1885年以来引领未来之路(大学历史介绍);2.因信任而强大(治校理念);3.多样性与灵活性(领导机构与院系设置);4.打造一流人才(培养理念);5.细说学业(专业设置);6.广泛的研究(科研特色和重点),7.碰撞出灵感的合作伙伴(校企合作);8.推动经济发展(科技服务经济);9.从实验室到实践(继续教育);10.密切的国内合作(与国内科研机构等的合作);11.世界合作网络(国际合作);12.支持苏黎世理工(校友捐赠);13.终身的联系(校友工作)。
在这些部分中,第4、5、6部分显然是重点,篇幅较长,其余各节大多只有小段文字。
在各种国际大学排行榜中,苏黎世理工均名列前茅,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世界一流大学”。那么,这所大学会如何展示自己?其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仔细阅读后,笔者有几点发现。
第一,笔者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苏黎世理工是否将“世界一流大学”的称谓用于自身?读后笔者发现,宣传册只用了一次“一流”的词汇,即第4部分标题中的“打造一流人才”,但此处的“一流”只针对人才培养,并未用于整所大学。
在该部分中,有一段文字介绍了瑞士的教育制度,提到苏黎世理工“在国际语境中”被视为精英大学。从这里耐人寻味的表述中能看出,苏黎世理工或许考虑到国际学生的认知习惯,转引了国际上对该校的定位,但并未明确将“精英大学”的桂冠戴在头上。
第二节中也有一句与学校定位有关的表述——“苏黎世理工在所有层面可与世界领军大学相比肩”,这说明了该校的国际一流地位,但没有给自己“戴帽子”。显然,作为一所国际知名的一流大学,苏黎世理工并没有将“世界一流大学”的头衔太当回事,更没有对此大讲特讲。
第二,在历史介绍部分,宣传册特别提到其历史上诞生了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的第一名就是爱因斯坦。但除了此处,整本宣传册并没有将爱因斯坦作为杰出校友进行炫耀。为何对爱因斯坦进行“低调”宣传?显然不是因为爱因斯坦不够分量,而是很可能由于该校不希望通过宣传爱因斯坦提高自身声誉。
值得注意的是,宣传册在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同一页中,用很大的照片介绍了3位获得普利策奖和菲尔兹奖等奖项的在职教授。这似乎是说,爱因斯坦固然是世界级科学明星、学校的骄傲,但大学的世界一流地位并非仅靠爱因斯坦的名声获得,所以不必加大对后者的宣传力度。
第三,苏黎世理工的学科设置严重“偏科”——学校共设6个系,分别是建筑与土建科学系、工程科学系、自然科学与数学系、系统性自然科学系和管理与社会科学系。
其中,系统性自然科学系所设专业几乎都具有跨学科特点,比如地学与气候、环境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健康科学与技术等9个专业;管理与社会科学系也有很强的跨学科特点,所设专业包括管理、技术与经济、比较与国际研究、知识史与哲学、科学、技术与政策等6个专业。
从专业设置看,苏黎世理工的重点是工科和理科,它没有追求大而全的学科建设目标,也没有人文学科和艺术,只有一些有限的社会学科。值得注意的是,其所设学科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
第四,国际化是苏黎世理工的一个特色。宣传册中的一张图呈现了该校的国际合作状况,其中的信息令人惊讶——2021年,该校与各国大学合作数量为:欧洲9326所、北美洲2156所、亚洲889所、大洋洲198所、非洲186所、南美洲152所,共计12907所。除学术合作外,与大学合作的国外企业在欧洲有919家、北美洲有140家、亚洲有46家、非洲有7家、大洋洲有1家,共计1113家。
从上述数字中,大致可看出苏黎世理工的国际学术网络是何等庞大,能提供何等丰富的国际资源。
第五,苏黎世理工的国际化状况也反映在其学生构成上。按照宣传册提供的数据,该校有84%的本科生、70%的硕士生和40%的博士生来自瑞士本土。换言之,有16%的本科生、30%的硕士生和60%的博士生是留学生,国际学生数量相当可观。与此相呼应,该校本科专业大多为德语授课(少数专业英语授课),但硕士专业几乎全部为英文授课。
可见,该校在学生培养和科研中强调国际视野不是空话,而是有着坚实的基础。
第六,关于学生培养,宣传册虽然提到要打造一流人才,但对一流人才的定义却显得很低调。
宣传册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表述为,“苏黎世理工在最高层次、国际层次上传授基本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应对目前和未来的问题做准备。除了方法能力和专业知识,要培养学生跨学科和系统的思维能力。他们将学会批判性反思、负责任行动、在国际团队中工作,以及运用多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通过独立学习的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发展。”
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没有提及领军人才、卓越科学家、优秀企业家或社会精英等宏大目标。
第七,宣传册用很长篇幅介绍了苏黎世理工的科学研究,并描绘了该校科研的大致轮廓,内容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并对大学的4个研究重点——健康研究、数据研究、可持续性研究、制造技术进行了具体说明,还分别对大学在上述领域的问题与创意(Initiative)进行了简要说明。
看得出来,这4个领域是苏黎世理工科研的特色和特长。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并没有出现“项目”一词。换言之,该校对自身科研状况的说明是以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研究创意为中心的,没有用“项目”进行描述,更没有用“获奖数”展示科研成绩。而且,这4个研究重点无一例外都是跨学科领域,显然是整合了大学相关学科后形成的独特科研特色。
第八,宣传册在“密切的国内合作”中提到一个信息,即该校建有约20个收藏馆和档案陈列室,并强调这些收藏不仅用于不同专业的学术研究,也面向公众开放。
笔者曾现场观看过其中的地学收藏、动物收藏、托马斯 曼档案展等展示,发觉这些收藏是基于学术研究的高水平收藏,既面向大学的教学与研究,也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老少咸宜,中小学生以及旅游者均可来此参观学习。这反映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对科学普及的重视和社会公众情怀。
读罢宣传册,笔者似乎感受到了苏黎世理工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某些特点和品质。作为个案,该校的某些做法或许可以对我们认识世界一流大学、思考世界一流大学有所启发。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